关于股灾反思
会议上,肖钢对股灾的反思可以归纳为三大点,每一点都直击要害!
1、这次股市异常波动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等,也充分暴露了证监会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
2、上市公司要讲真故事、机构要抱团取暖、私募基金不能自娱自乐。
3、一些机构的领导和从业人员重自身利益、轻社会责任,有的甚至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一些机构表现很差,市场发生波动,机构先观望,然后去赚钱,没有一点责任心,没有抱团取暖的精神。
关于监管改善
今后监管将会如何改善?肖钢给出了下面几条方案:
1、继续推动健全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适应市场情况,及时填补制度漏洞,提高制度有效性。。
2、强化交易所、中国结算、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的市场交易行为监察监控,落实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责任。从大数据监管、全视角监控要求出发,打造独立运转、功能强大的市场交易一线监管部门。
3、加强对公募基金流动性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则,建立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综合防控机制。对私募基金等“类金融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和融资活动,要深入研究并加强监管。加大对利用“举牌”搞利益输送、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督促其提高执业质量。
4、严格履行选人用人的领导把关责任,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坚决防止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带病提拔,实行干部提拔全过程纪实。认真落实轮岗交流、任职和公务回避、离职审批等制度。对发现的个人事项报告失实、违规因私出国(境)、档案造假等情形,要研究提出处理意见,该处理的要处理,该纠正的要纠正,该批评的要批评。
5、把投资者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投资者保护工作要更加贴近投资者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督促各市场主体多渠道开展投资者教育,充分揭示产品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理念,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关于暂停熔断
对于此前熔断机制的暂停,肖钢表示:发展我国股市需要学习借鉴境外市场的有益经验,但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市场的特点与规律,不照抄照搬。同时,要善于借鉴国际经验,对境外市场行之有效的做法,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仅要借鉴国外产品创新的经验,也要借鉴其有效监管的经验。
关于注册制
对于注册制,肖钢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
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证券交易所主板,增强蓝筹股市场活力。深入发展中小企业板,深化创业板改革。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拓展市场深度,加大对已跨越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谈及"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时,肖钢说了三句话:启动深港通,完善沪港通,研究沪伦通。
肖钢的万字反思中还有哪些干货?
对于2016年的市场分析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进入2016年以后,国际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全球股市出现新一轮下跌,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下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贬值,我国经济金融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盈利下滑,企业杠杆率仍然高企,信用违约风险增加;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资金外流加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盈利增幅下降,股市、汇市、债市、货币市场等风险因素交互影响,也给今年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带来挑战。
关于股权众筹
肖钢称,要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建立符合股权众筹“大众、小额、公开”特点的发行方式。
关于债券市场
研究发展绿色债券、可续期债券、高收益债券和项目收益债券,增加债券品种,发展可转换债、可交换债等股债结合品种。发展企业资产证券化,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试点,研究推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深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关于金融创新
近几年来,行业开展了一些创新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应予充分肯定。但在创新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过于倚重搞资金融入融出、赚取利差等资金中介类业务,“以钱炒钱”,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创新业务和产品追求高杠杆,加剧了市场波动;热衷于扩张通道类业务,偏离了现代资产管理方向。
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开展创新业务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和资本市场中介服务的基本定位,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